2025年3月9日晚,生物医药学院成功举办了以“大学生人际沟通、交流与人际交往”为主题的班会。本次班会旨在帮助同学们建立健康和积极的人际关系,提升人际交往能力,为大学生活奠定坚实基础。

班会伊始,老师为同学们详细介绍了人际交往的定义与重要性。指出,人际交往是通过语言、文字、表情、动作等方式进行的信息交流和情感沟通的过程,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提供情感支持和实质性帮助,有助于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压力。同时,积极的人际交往能够减轻孤独感、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,有利于提高心理健康水平,促进个人成长。
随后,老师深入讲解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。大学生来自不同地域、家庭背景和专业领域,交往对象具有多样性;随着互联网的发展,交往方式更加多元化,包括面对面交流、网络社交等;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既有基本的社交需求,也有更高层次的情感交流、共同成长等需求。这些特点使得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更加复杂多样,也对同学们的交往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。
在人际交往技巧与策略方面,老师强调了尊重、平等、诚信、宽容等基本原则和规范的重要性。同学们要学会有效倾听,保持眼神交流,积极回应对方,不打断对方讲话;要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,避免使用攻击性或负面的语言;要注意非语言沟通技巧,如身体语言、语音语调、眼神交流等,以传达出积极、友好的信息。此外,老师还提醒同学们要真诚待人,尊重差异,积极沟通,建立信任。

在人际冲突处理与应对环节,老师分析了人际冲突的类型及原因,包括利益冲突、价值观冲突、情感冲突、沟通不畅、个性差异、资源争夺等。针对这些冲突,老师提出了尊重他人、公平公正、调解法、协商法、仲裁法等处理原则和方法。同时,老师建议同学们在发生冲突时保持冷静,理性分析冲突的根源和本质,认真倾听对方的观点和感受,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,寻求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。在无法独立解决冲突时,可以寻求专业人士或相关机构的帮助和支持。
情绪管理与心理健康也是本次班会的重要内容。老师指出,情绪管理是指通过对自身情绪的认知、表达和调控,以达到情绪稳定、积极向上的状态。良好的情绪管理有助于减轻压力、缓解焦虑,进而促进身心健康,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和学习工作效率。老师还介绍了焦虑、愤怒、抑郁等常见情绪问题及解决方法,如认知重构、情绪宣泄、寻求支持等。此外,老师建议同学们保持规律作息与运动,建立良好人际关系,培养积极心态,增强自我意识,以更好地管理情绪,保持心理健康。

最后,老师结合校园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实践,分别从宿舍生活、课堂学习、学生组织三个方面为同学们提供了实用的建议。在宿舍生活中,同学们要重视宿舍人际关系,尊重他人,善于沟通,合理解决矛盾,共同营造和谐的生活氛围。在课堂学习中,同学们要积极参与学习小组的建立与运作,尊重并接纳他人意见与观点,与教师和同学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,遵守课堂纪律,展现良好的个人形象。在学生组织中,同学们要发挥领导作用,与团队成员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,掌握有效沟通、协调各方利益的技巧和方法。
本次班会内容丰富,实用性强,受到了同学们的热烈欢迎。同学们纷纷表示,通过本次班会,他们对人际交往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,掌握了更多的人际交往技巧与策略,也学会了如何处理人际冲突和管理情绪。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,他们将运用所学知识,积极与他人交往,建立健康和积极的人际关系,提升人际交往能力,为大学生活增添更多色彩。
图/文:张俊
编辑:黎缘
审核:徐娇
2025.3.10